今年,海晏县紧紧围绕建设高原旅游特色县的总体目标,依托县境内青海湖、金银滩、原子城、白佛寺等旅游品牌资源,着力打造以红色旅游、绿色旅游和特色旅游为主的“三色旅游”,进一步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,旅游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,经济效益明显提升。截止10月底,全县共接待旅客168.19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.64亿元,同比增长69.83%。 一是以历史背景打造红色旅游。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旅游发展的全过程,充分挖掘西汉西海郡古城遗址、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-原子城历史文化背景,组织开展缅怀学习、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,充分显示伟大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、重大活动和重要人物事迹的历史文化遗存,展现其所承载的历史事迹和革命精神,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,打造红色旅游景区,展现海晏历史文化。 二是以地域风光打造绿色旅游。以原始地域风光发展旅游业具有资源消耗少、环境污染小,可循环、可持续发展等特点,是典型的低碳经济,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托。海晏县通过青海湖、黄河重要支流—湟水河、金银滩草原等景点,充分凸显海晏得天独厚的地理风貌。开发建设了富有蒙古族文化内涵的马背民族互动营、东大滩水(冰)上乐园、自行车文化旅游户外运动基地等绿色旅游项目,并围绕便利化、舒适化原则,建设完成了景区景点接待中心、旅游星级厕所、停车场、观光塔、环湖沿线服务驿站等景区基础设施,极大提高了全县旅游整体服务水平,促进了绿色旅游的深度发展。 三是以民俗特色打造特色旅游。海晏地处青海湖流域,生态环境良好,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致力于坚持生态红线的保护,把发展富有民俗特色的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、兴农富民有机融合,鼓励、扶持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开发,初步形成了“一乡一特色”的乡村特色旅游发展格局,拓展了形式多样的新型旅游业态,构建了特色化、精品化的旅游产品体系。目前,海晏已涌现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数十家,形成以食品、民族服饰、土特产品、工艺品、药材保健品为主的5个系列、数百种的旅游商品产业群。全县共有宾馆68家,自行车俱乐部20家,旅游购物点12家,农牧家乐27家,有力的充实了旅游服务大军。同时,研发虎符石匮、藏乡剪纸、民族服饰、动物标本、“梦幻海晏”宣传光碟、海晏宣传画册等一系列文化旅游产品,编排了青海湖圆舞曲,形成了文化搭台、旅游唱戏的特色旅游发展态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