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网海口5月23日电(记者王进业、王晖余)“布隆!”当游人走进海南保亭县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,黎族阿婆会竖着大拇指用黎语热情地打招呼。席地而坐织黎锦,口吹鼻奏竹乐器……当地原汁原味的生活生产状态,让人真切而新奇地感受到黎村苗寨的别样魅力。 槟榔谷位于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内。1998年,槟榔谷刚运营时,只有一个歌舞厅、几间小商铺和几条羊肠小道,外地来客买点工艺品,看场演出,就算逛完了黎村苗寨。 “当时盲目跟着商业潮流走。”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副总经理陈国东说,“后来认识到没有文化就没有灵魂。这是发展旅游业的根本,也是一种社会责任。” 如今的槟榔谷依托黎村苗寨原生态的山地、水田、村庄而建,由居民黎村、原蚩尤苗寨、原神秘雨林和原生态黎苗实景演出四大板块构成。陈国东介绍,由于黎族苗族没有文字,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,黎苗传统习俗、文化面临断层的危险。他们以强烈的使命感,一点一滴收集黎族苗族的历史照片、服饰、器皿、工具等,对海南黎族苗族传统技艺、文化进行细致系统挖掘,把槟榔谷建设成为黎族苗族文化集中展示、传播、传承基地。 槟榔谷现有2个黎族村寨,村民仍按原有的习惯生活劳作。自家的土地自己种,自家的果实自己收。村民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在景区内织黎锦、吹奏器乐、唱歌跳舞,全天班的月工资可拿1000多元。70岁的黎族阿婆吉桂花在船形屋里幽默地告诉记者:“坐在这里就是上班,闲了就织织布,见的人又多,热闹!在家待着还跟老头吵架呢。”甘什上村的村民苏英丽和伙伴们则在槟榔树下悠闲地织黎锦。“在这里织黎锦能领工资,黎锦还可以卖给游客赚钱。”苏英丽说。 除了当地村民,槟榔谷还从其他地方招募了一些有技艺的黎族苗族同胞。他们都把槟榔谷当作自己的家,在怡然自得中悠闲地坐在船形屋前,游客争相与她们合影。兴之所至,阿婆唱起了悠扬的黎族歌曲,为了“争”谁先唱、谁唱得好,这两位淳朴的阿婆还拌起嘴来,引来游人的阵阵笑声和掌声。 海南省2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,目前槟榔谷就原汁原味地展示了10多项,如纺染织锦、竹木乐器演奏技法、打柴舞、黎族妇女的文身绣面等。 越来越多的外地人被槟榔谷的黎族苗族文化所吸引。有的“背包客”来到槟榔谷,与黎族阿婆一起住船形屋、吃黎族饭、喝山兰酒,感受和体验这里独特的文明。“槟榔谷展示了最原汁原味的黎苗族文化,这也是我们游客最希望体验和看到的。”河南游客王丽萍说。